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6月,其前身是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院级科研实体单位,拥有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运河文化研究基地”、山东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山东省地方史志系统运河文化研究基地”,“运河文化学”获评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下设“运河史”“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运河文化”三个研究中心和三个编辑部(负责编辑《中国大运河蓝皮书》、《运河学研究》集刊和《中国大运河年鉴》)。截止2022年8月,研究院共有专职科研人员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8人,同时聘请朱士光、李孝聪、赵毅、赵世瑜、马俊亚、孙竞昊、吴滔、樊如森、路伟东等运河研究专家为兼职教授。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政府参事1人。研究领域涵盖历史学、文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民族学、图书馆与情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在中国史和文献学两个方向培养硕士生人才。
近年来,在聊城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院教职工突出运河学研究特色,紧扣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神聚力抓科研,积极对接搞服务,在基础研究和服务社会两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基础研究方面,研究院承担或完成“民间文献与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研究”“京杭运河文献整理与研究”“明清运河区域社会变迁”“明清山东运河河工、河政与区域社会研究”“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组织研究”“京杭运河与明清时期区域农业开发”“明清黄运地区的河工建设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全新世以来东平湖变迁与黄河洪水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清代黄运地区河工经费研究”“明清山东黄运地区环境史研究”“明代江南上供物资转运研究”等国家级课题25项(含国家社科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60余项。出版《中国运河历史文献集成(80册)》《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中国运河文献书目提要》《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漕运仓储系统研究》《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研究》《逋赋治理与明代江南财赋管理体制的变迁》《山东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研究》《清代山东运河河工经费研究》《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研究》等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奖项20余项。建有“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和“数字运河研究中心”(负责“民间文献整理室”和“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在国内运河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其中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是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建设、管理的特色展览馆。展览馆自建成开放起,就坚持突出特色、不断充实、逐步提升的发展思路,先后建成古籍、碑刻、家谱、运河名家名著、贡砖等展室,形成了鲜明的展陈特色。自2013年开馆以来,累积接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原外交部长李肇星等国家领导人等专家学者5万余人次,成为展示运河文物文献、宣传普及运河文化的重要平台,并成功入选聊城大学品牌文化驿站。
在服务社会方面,同国家民政部地名所合作横向课题“运河地名文化数据库”和“地名·运河丛书”;参与国家发改委《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论证和评审;受山东省发改委委托编制完成《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方案》(送审稿);成功获批山东社科智库沙龙重大调研咨询项目,结项报告《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山东社科成果专报》2020年第18期)获原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肯定性批示,并转省文旅厅等部门调研落实;《写好“千年运河”的齐鲁新篇章》在《大众日报》(理论版)发表,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予以推介。同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合作横向课题《中国运河志》,承担其中《文献》《人物》《大事记》三卷五册的编纂,于2019年出版;受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史志研究院)委托编纂《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志》,于2021年在中华书局出版;同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编写《山东运河文化丛书》,承担其中8本论著,已在济南出版社出版;承担的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展览大纲设计工作顺利结项;受聊城市文旅局委托编制的《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方案》《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工程规划与建设方案》已结项。此外,研究院还同聊城市委宣传部、民政局、东平县文史委等部门合作开展运河文化研究;同聊城市委统战部合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同地方政府共建“岳镇海渎文化研究中心”“南旺研究所”等。充分发挥研究院在运河研究领域的智库功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的日子里,研究院定当发奋进取,再接再厉,争取在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